广东长科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长科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长科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长科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
华侨博物院
华博与南洋院
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长科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基地简报 >> 成果简报 >> 正文
  第十一期基地成果简报(2006年第1期)       ★★★ 【字体:
第十一期基地成果简报(2006年第1期)
作者: 范宏伟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07-05    


一、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摘要:

(一)《全球化下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历史、现状与趋势》(2002-2005)进展情况之九(主持人:聂德宁)

在《全球化下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该课题组在2005年下半年度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现将该课题组在2005年下半年度取得的研究成果简介如下:

1、《日本的FTA战略与东亚经济合作》,载《亚太经济》2005年第2期,第6-9页。

摘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出现了新双边主义的发展趋势,其主要特征就是在双边FTA的形式下扩大合作领域、加强地区交流。在此背景下,日本改变了其历来重视多边合作的做法,转而重视双边合作。自1998年以来,日本与韩国、日本与新加坡、日本与东盟等一系列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相继谈判和签订,标志着日本的FTA战略已取得显著的进展。究其原因,既有日本国内政治经济原因及其长远的外交目标,又有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因素。不仅如此,日本FTA战略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也必将对东亚经济合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2、《试论东南亚华商在世界经济中的中介作用》,载《东南亚纵横》2005年第5期,第41-44页。

摘 要:本文分四个阶段对东南亚华商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中介作用进行系统考察,指出东南亚华商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先后四次发挥了其中介作用 。第一次:连接中国—东南亚封建国家之间的区域商品市场(14世纪-19世纪中期);第二次:连接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与东南亚封建国家之间的世界商品市场(18世纪中期-二战后初期);第三次:连接发达国家与东南亚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技术、资金和市场(20世纪60年代至今);第四次:连接发达国家和东南亚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之间的技术、资金和市场(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上述四次的中介作用中,华商先后推动了东南亚向中国、东南亚向欧洲、东南亚向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向发达国家靠拢。在这个过程中,华商自身力量不断壮大。华商的经济实力越强大,其中介作用就会超越其中介地位,既发挥中介作用,又是自主的投资实体,这在华商的第四次中介作用中已明显表现出来。

3、《中国与东盟禁毒合作的现状与前景》,载《当代亚太》2005年第3期,第34-38页。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有效遏制毒品的跨国泛滥,中国与东盟不断加强进度国际合作,全面预防、打击和控制毒品犯罪。目前,中国与东盟的进度合作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在中国与东盟“10+1”和中日韩“10+3”框架下的合作;二是在东亚次区域进度合作谅解备忘录(MOU)框架下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的合作;三是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边境地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这三个层次的合作相互促进、互相补充,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发展趋势看,中国与东盟的禁毒合作,一方面将不断向务实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合作的双方亦将加大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全面开展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4、《略论朝贡制度的虚幻:以古代中国与东南亚的朝贡关系为例》,载《南 洋 问 题 研 究 》 2005年第3期 ,第1-8页。

摘 要:很多东西方学者所认为的中国与东南亚之间长期存在的“朝贡贸易与宗藩关系”,实际上并不具备“朝贡”和“宗藩”的实质。将到中国者统称为朝贡者,基本上是中国统治者以及历代史官、文人的一厢情愿。中国朝廷通常没有也不打算利用这种表面上的、自我安慰式的“朝贡宗藩”关系来干预东南亚地区事务。实行“朝贡体制”数百年的明清两朝,其海外政策基本上是不作为的自我封闭政策,并没有获得对东南亚的实际政治影响力。实际上,朝贡不过是贸易的外衣;而明清时期由朝贡、册封形式显示的所谓中国与东南亚的“宗藩关系”,并没有相应的义务和权利规定,中国统治者似乎也不乐意拥有实际的权利。平等相处,互不干涉,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政治关系的本质特征。

5、《中越关系新发展与经贸合作新机遇》,载《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3期,第73-79页。

摘 要:中越关系在90年代初实现正常化,两国和两国人民重新交往,增进了解,重建信任,恢复睦邻友好关系是适应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实际需要,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和积累,进入21世纪,中越关系具备了新突破新发展的条件,已经从传统的睦邻友好的较低层面,提升到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更高层面。在中越关系的发展中,双边经贸关系占有重要的地位,发展迅速,并且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表现在:第一,经济全球化发展为中越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第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为中越经贸合作带来了外在的压力,也提供了便利的合作平台;第三,2004年以来中越领导人的会谈、会见和访问,为中越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将会推动双方的经贸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第四,中国西南地区的广西、云南对越经贸合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与越南发展经贸关系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将会为今后中越经贸合作做出更多的贡献。

6、《明代前期中国、琉球及东南亚多边贸易关系的兴衰》,载《第九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5年10月版 ,第1-11页。

摘 要:明代前期中国、琉球及东南亚多边贸易关系的兴衰,与明朝海禁政策及朝贡贸易制度的建立及其衰落密切相关。首先,由于琉球国与明朝通贡贸易关系的确立,以及其在明初洪、永年间对明朝的频繁朝贡,不断地从明朝那里获取了其从事海外贸易所必需的人力、物力以及航海技术力量的支持。因此,当郑和下西洋活动结束之后,琉球国异军突起,以收买贡物预备进贡大明天朝的名义与东南亚各国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活动,从中担负起沟通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贸易货物往来的中介角色,由此促成了明朝前期中国、琉球及东南亚多边贸易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步入16世纪初期,随着葡萄牙殖民者的东来及其对满剌加国的占领,对东亚及东南亚固有的国际关系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明朝而言,最为明显的就是:朝贡贸易制度的日趋瓦解与民间海外贸易活动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导致明朝官方与琉球及东南亚多边贸易关系开始逐渐的衰落以至终结。

7、《中国与印尼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及农业经济合作》,载《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4期,第31-35页。

摘 要:近年来,中国与印尼农产品贸易和农业合作发展较快。本文首先概述中国与印尼的农产品贸易状况;其次考察了中国与印尼的农业经济合作的领域及其成效,第三,对中国与印尼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经济合作的前景进行了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中国与印尼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将推动中国与印尼农产品贸易进一步扩大和农业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

8、《网络·社会资本·投资:对东南亚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特点的分析》,载《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4期,第43-49页。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社会资本理论来论述东南亚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的特点。为了更好的利用关系、网络等社会资本,实现投资利润最大化,东南亚华商早于西方资本对中国大陆特别是侨乡地区进行投资。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资本优势,许多东南亚华商首先对香港进行投资,进而以香港为基地对中国大陆投资。东南亚华商成功地利用社会资本优势以较少的资金成本实现了跨国经营,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9、《中缅建交前后两国经贸关系论述》,载《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4期,第77-84页。

摘 要:1945-1953年,中缅经贸规模和数量都较为有限。然而,由于中国推动双边关系方面的努力、“金三角”问题和大米贸易的杠杆作用,使两国经贸关系在1954年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中缅建交初期,在两国经贸发展中政治因素多于经济成分的这种模式,至少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缅甸放弃“缅甸式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以后。

(二)《东南亚国际关系:区域争端与合作研究》(2002-2005)进展情况之九(主持人 陳安、傅崐成)

《东南亚国际关系:区域争端与合作》项目在2005年下半年科研进展成果如下:

《南海共同开发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3期

摘 要:本文试图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南海共同开发这一问题做出分析,分析政治解决模式的局限性和国际政治经济学解决模式的优越性和良好前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一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解决方法。它正是从共同开发南海,并利用经济问题的和平特性而找到了解决南海问题的各国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这种解决方法的优越性,降为国际关系领域中同类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种新的、更加和平、更具有实用性的模式。

(三)《东南亚历史及其与中国关系》(2005~2008)进展情况之一(主持人:廖大珂)

本研究课题在申报立项的前后过程中,即着手制定和启动了课题的研究工作计划,

对原先拟定的三个子课题,进行了人员的调整、补充和分工落实。

本课题包括下列两个子课题:

第一子课题:《东南亚通史》

第二子课《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

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和分工:

廖大珂:课题主持人,负责第一、二子课题古代部分的撰写,并承担整个课题的统稿工作。

李一平:承担第一子课题《东南亚通史》,并参加第一、二子课题近现代部分的撰写。

李金明:承担第二子课《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并负责中国东南亚政治关系的撰写

庄国土:负责第一子课题有关东南亚国际关系的撰写。

聂德宁:承担第二子课题近现代部分的撰写。

施雪琴、高金明:承担第一子课题有关宗教和分离主义运动的撰写。

王望波:承担第一子课题现代东南亚政治经济的撰写。

张旭东:承担第一子课题海岛地区近现代历史的撰写。

范宏伟:承担第一子课题半岛地区近现代历史的撰写。

冯立军:承担第二子课题有关文化交流部分的撰写。

王付兵、沈燕清:承担第二子课题有关华侨和新移民的撰写。

赵海立:承担第一子课题有关近代和当代政治史的撰写。

在本季度里,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现将本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简介如下:

1、《中马关系及其前景: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思考》,载《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3期,第14-20页。

摘 要: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强调国家之间在“认知—实践”上的差异,认为国家的身份认定影响着其利益和行为,而国家的身份则是由国际社会建构而成的。据此而看,由于在冷战前后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在各自或相互身份的认同上的变迁就导致了两国关系的巨大变化。目前,中马关系已经发展到前所未有的好时期且前景广阔,但由于双方在身份及其认同上仍存在着差异,故在发展关系时还有一些变数需要特别注意。

2、《论明至清中叶滇缅贸易与管理》,载《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3期,第80-88页。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明至清中叶滇缅贸易的概况和明清政府对滇缅贸易的管理情况,说明了滇缅贸易是随着中缅关系的变化而或开或禁,其管理亦随之或严或弛,从而得出和平、通商才有利于民生,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3、《海洋法公约与南海领土争议》,载《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2期,第83-89页。

摘 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自产生以来,原先存在的南海主权争议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趋复杂化,其原因与海洋法公约中一些无提及的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论述了海洋法公约中有关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岛屿、岩礁、群岛国、群岛水域等问题对南海领土争议的种种影响。

4、《试论伊斯兰教在东南亚岛屿地区的传播》,载《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2期,第70-75页。

摘 要:在13-16世纪时,伊斯兰教在东南亚岛屿地区得以成功传播,有着极为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与宗教原因,同时也是通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完成的。经过16世纪伊斯兰教势力的继续扩张和发展,伊斯兰教已遍及东南亚的主要岛屿,并不断由沿海向内陆渗透,从而奠定了今日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基本格局。

5、《中菲民间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对现状与前景的初步探讨》,载《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4期,第64-70页。

摘 要:本文对中菲民间组织合作交流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合作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中菲民间组织应在加强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发展战略以及关系到双方切身利益的问题与领域进行紧密合作,促进双方社会的和谐发展。

6、《东南亚古史中的室利佛逝问题初探》,载《东南亚历史与文化》,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3月出版。

摘 要:本文通过对室利佛逝社会性质和经济状况的研究,探讨它在东南亚古代史上的地位。笔者认为,室利佛逝建国之前,社会经济发展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它的建国标志着室利佛逝从氏族社会向早期奴隶制国家过渡;从室利佛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阶级的构成来看,它保留了氏族部落的管理体制和比较原始的氏族社会结构;从它经济来看,生产力长期停留在不发达的阶段,具有停滞的性质。总之,室利佛逝在各个方面都长期保留了浓厚的氏族公社制的关系,因此在东南亚历史上并非是一个强盛先进的国家,而是一个经济落后、国力有限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尽管它的对外贸易曾一度出现繁荣,但对外贸易的实质是以暴力为后盾的商业掠夺,这种掠夺性商业的发展对于东南亚地区生产力方式的改变,对于社会进步是很少有促进作用的。

7、《郑和与东南亚华人穆斯林》,载《暨南学报》2005年第6期。

摘 要:东南亚地处东西方海上交通的枢纽,自古以来就深受东西方各国文化的影响,各种宗教亦随之传入东南亚。最先传入的是婆罗门教,其次为佛教,然后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是东南亚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始于15世纪初,即与郑和下西洋的时代相当,这决非偶然的巧合,实为郑和与华人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初步的探索。

8、《缅甸奈温军政府的政治合法性诉求与华人的政治地位》,载《世界民族》2005年第5期。

摘 要: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是在民族认同中,体现出来的华人特性、缅甸民族主义的表现程度和方式、缅甸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当权者对华人经济的审视等多种因素的整合中发生着变化。

9、《论一党独大下的马来西亚多党联盟政治的发展》,载《当代亚太》2005年第12期。

摘 要:马来西亚一党(“巫统”)独大下的多党联盟政治体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领导地位。数十年的政治稳定,成为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

10、《试析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载《冷战以来的东南亚国际关系论文集》,广东长科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摘 要:冷战结束以后,随着中国外交战略的适时调整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恢复与发展,正处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是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一个典范。

11、《英国在马来西亚联邦建立及分裂中角色分析》,载《东南亚》2005年第2期,第46-51页。

摘 要:本文论述了马来西亚联邦的建立与分裂过程,指出联邦建立的历史背景是新加坡人民民族意识觉醒、政治运动蓬勃发展、英国实力削弱,被迫调整殖民政策及出于冷战大背景的考虑。而导致联邦的直接原因是新马政治不平等,而经济利益冲突是重要原因,但马来西亚联邦的新殖民主义实质决定了其必然分裂的命运。

12、《〈罗兹地图〉中的“澳洲”之谜》,载《世界历史》2005年第1期,第80-85页。

摘 要:英国学者孟席斯最近出版的《1421年: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认为《罗兹地图》上的“澳洲”是复制了郑和船队分舟宗所绘制的地图,因此是郑和船队分舟宗发现了澳洲。但是,中西海图是不同的体系,《罗茨地图》是地理大发现的产物,主要源于葡萄牙人的资料,地图上的“大爪哇”和“小爪哇”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尤其是葡萄牙人对爪哇岛和南方大陆的混乱认识,与郑和下西洋没有关系。孟席斯之说难以令人信服。

13、《“日落国”考证》,载《广东长科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学报》2005年第4期,第108-113页。

摘 要:明成祖登基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派遣郑和下西洋,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永乐年间,“日落国”入明朝贡,然而“日落国”究竟位于何处,始终是一个谜。笔者经过考证,认为中国记载的“日落国”即阿拉伯人所谓的Djabulsa,中国载籍中又称“茶弼沙国”,指的是欧洲,而永乐年间入贡的“日落国”即罗马教皇国。“日落国”的入贡,是郑和下西洋和明代外交的一大成就,也是中欧关系史上重要事件。

14、《二战后缅甸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研究》,载《广东长科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学报》2005年第4期,第71-77页。

摘 要: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双重国籍”问题与历经反殖独立斗争而急剧释放出的东南亚民族主义不断冲激和碰撞。相比之下,缅甸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却比较顺利得到解决。其主要原因为:20世纪50年代中缅关系的亲善;缅人对华侨“双重国籍”主要构成者中缅混血、二代以上的侨生的接纳和认同;中国政府解决该问题的诚意和决心。

(四)《当代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其与中国关系综合研究》(2005~2008)进展情况之一(主持人:吴崇伯)

一、课题按计划正在进行中

根据原计划设计,本课题对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两国的研究将相对独立,分别研究两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未来趋势以及与中国的经济关系。计划出版两本专著,即《当代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研究》以及《战后菲律宾经济发展及其与中国经济关系探讨》。完成一个研究报告,即《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经济关系现状、特点与对策研究》。本课题专为加强东南亚基础研究而设计,将以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经济发展进程、产业结构变化、对外经济关系演变、经济发展进程的弊端以及两国与中国经贸关系最新动向与趋势等为主线,深入探讨两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实现经济发展的宏观原因,系统分析两国工业化进程的演变、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转型,以便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同时,深入了解两国政府和民间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同反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可能遇到的问题、障碍以及它的发展前景,以便为我国发展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两国的经济合作提供急需的信息和决策依据。

二、课题组已经召开第一次会议,并进行了分工

吴崇伯具体负责《当代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研究》的研究,蒋细定教授具体负责《战后菲律宾经济发展及其与中国经济关系探讨》的研究工作。子课题由王勤、林梅、皮军、赵洪等负责,并正在进行中。

三、已经发表的部分成果和其他进展情况:

1、《印尼纺织服装业面临的挑战、对策与前景》,载香港《印尼焦点》2005年1期

摘要:纺织业是印尼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由于受到国内金融危机冲击、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水、电、燃油价格上涨,工人罢工频繁,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以及设备老化、投资环境不佳等诸多因素影响,印尼纺织业的竞争力大受影响。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之后,印尼纺织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为此,印尼政府和纺织业者均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开始制定产业复兴计划,并采取多项措施,拯救纺织制衣行业。政府认为,印尼纺织业仍有美好的前景。

2、《印度尼西亚新总统的经济复兴计划与前景透视》,载香港《印度尼西亚焦点》2005年2期

摘要:印尼首位直选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已正式宣誓就职,新政府如何兑现竞选时的承诺,加快经济发展,努力振兴经济和改善民生,领导印尼全面复兴,已成为印尼举国上下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使印尼尽快降低失业率,减少贫困,使外资逐渐回头,重振制造业,振兴旅游业等,苏西洛将推出六方面的举措来实施其经济复兴计划。尽管印尼公众对新总统寄以厚望,但由于印尼政治经济问题积重难返,众望所归的尤多约诺任重道远。

3、《印尼新政府振兴经济的政策举措与前景展望》,载《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1期

摘要:印尼首位直选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已正式宣誓就职,新政府如何兑现竞选时的承诺,加快经济发展,努力振兴经济和改善民生,领导印尼全面复兴,已成为印尼举国上下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使印尼尽快降低失业率,减少贫困,使外资逐渐回头,重振制造业和旅游业等,苏西洛推出六方面的举措来全面振兴印尼经济。尽管印尼2004年底遭遇海啸、地震大灾,但经济前景依然可以谨慎看好,2005年有望成为印尼经济的转折年。

4、2006年将启动课题调研计划。6-8月份,课题组成员将分别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进行田野调查,走访有关企业、政府部门、学术机构,搜集、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为项目写作做准备。

二、学术会议简报:

“中国和平发展与海外华侨华人”学术研讨会简报

2005年10月25日至28日,“中国和平发展与海外华侨华人研讨会”在广东长科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国务院侨办政研司与广东长科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南洋研究院暨长科机械集团联合举办,会议围绕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华商与中国、华侨华人社团和华文教育与侨务资源培育等四个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国务院侨办许又声副主任、广东长科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王豪杰书记和深圳市詹沧洲副市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次研讨会共有八十多位正式代表,提交会议论文53篇。来自美国、日本、欧洲、东南亚、香港等地及国内研究华侨华人问题的专家学者,与侨务工作者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与会的境外知名学者包括: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王灵智教授、旧金山州立大学谭雅伦教授、洛杉矶加州大学周敏教授、俄亥俄州立大学袁清教授、荷兰莱顿大学包乐史教授、日本龙谷大学卓南生教授和香港岭南大学饶美蛟教授等。与以往华侨华人研究的学术会议相比,本次研讨会呈现了一些鲜明的特点。

(一)宏观性、综合性研究成果突出

由于条件所限,中国华侨华人研究的成果较多的是宏观研究和定性分析,微观的定量研究成果较少。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迅速扩大和研究条件的改善,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形成的微观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就本次会议而言,既有较全面的宏观论述成果,也有扎实的个案研究成果。

在宏观论述方面, 王灵智教授提交的《种族歧视与美国华人的文化认同》论文,从美国的角度回顾了华侨华人经历移民威胁、种族关系冲突、同化于当地三个历史阶段。研究华侨华人问题应以维护华人的权益为出发点,并重视包括口述史在内的文献搜集与保护。卓南生教授的《一个东南亚华人的观点与思路》,提出应严格区分华侨与华人的概念,对于西方传媒与学界对华侨华人力量的夸张与渲染应保持警惕。饶美蛟教授的《东南亚华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探索》,认为东盟华人到中国投资,除乡土及文化感情外,更重要的是经济因素。曹云华教授提交《华商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文,指出华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体现在中介与桥梁、直接参与者、区域经济整合的重要力量等三个方面。李国樑教授的《简评日本近年来的华侨华人研究(1997-2004年)》,通过全面梳理东亚金融危机至今日本的华侨华人研究状况,归纳出日本华侨华人研究呈现多学科研究趋向明显、关注日本新华侨的研究成果突出、相关理论和方法论得到重视等特点。袁丁教授在《全球化下海外侨胞与居住国的互动》一文中,提出应提倡文化多元化,而非暗示或默认当地政府压制和强制同化海外华人。张应龙副教授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面临的若干问题》,论述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面临华文小学隐性变质的隐忧,而生源缺乏将成为华文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蔡振翔教授的《简论中国大陆高校境外生教育体系的性质》,探讨了中国大陆高等学校境外生教育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如何吸引更多华侨华人学生前来中国大陆高校学习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廖小健教授的《做好亲台侨团工作,促进海外“反独促统”》,认为2000年台湾民进党政府上台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反独促统”形势对我非常有利,并介绍了2004年3月在曼谷召开的全球华侨华人“反台独促统一”大会的具体情况。

(二)重视实地调查,微观研究值得称道

与宏观论述相比,本次会议的微观研究更值得赞许。周敏教授提交的论文《美国中文学校和华裔课外教育系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其素材来自作者于1994至2003年间的实地考察、面对面的访谈、华人中文学校的网页以及美国中文报刊的内容分析。考察地点是洛杉矶、纽约、华盛顿三大城市的唐人街和郊区华人移民聚居区以及华人中文学校和相关的华裔组织。受访者包括华人中文学校的领导或业主、教师、家长和学生。作者通过对族裔组织的研究来描述族裔特性如何产生特有的社区力和社会资本,使族群在一个特定的族裔环境中形成积极的态度、采取有效的策略来达到预期的目标。该文描述了教育价值观如何由华人社区的社会组织结构来强化和实现。华裔移民家庭和正规学校之间因为有了一个对教育有利的族裔环境,教育价值观才得以实现。当今美国的中文学校和华裔辅助性教育系统的发展对华人移民后代的正规教育是互补而不是矛盾的。

桂世勋教授运用人口学原理及数理模型来研究移民特别是上海人出国问题。其论文《上海市海外侨胞的人才优势及其作用发挥的思考》,数据来自于2004年上海市侨办、上海市侨联与华东师大人口所合作进行的“上海市基本侨情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中发现上海市的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及留学生中,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优势十分突出。该文阐述了上海市海外侨胞的人才优势及其特点,提出进一步重视和发挥海外侨胞人才优势的对策建议。蔡建国教授等的《日、韩华侨华人社会近况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日本、韩国华侨华人社会的现状、侨团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华侨华人在促进中日、中韩民间交流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温北言教授的《经济全球化下印尼华人进一步融入当地社会的机遇与挑战》,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华人97%以上已经入籍,政治上认同印尼。印尼政府对华人的政策有所好转,但排华隐患并未完全消除。王勤教授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新加坡的实例》,阐述了新加坡中资企业近二千家,其中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有80多家,市值约占新加坡股票市场总市值的20%。中资企业在新加坡投资与经营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但也存在企业信息披露、监管不规范等问题。吴崇伯教授以赴印尼实地考察的资料为依据,提交《东南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地区》一文,对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具有发展前途的行业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中国企业对东南亚华人中小企业造成冲击等问题。

(三)新移民及新移民与中国的关系问题成为本次研讨会的热点

新移民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也成为会议的热点问题之一。丘立本研究员提交的《对我国国际移民趋势的探讨》一文,从全球移民的视角看待中国移民问题,提出“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把中国国际移民与历史上欧洲移民大国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世界移民史上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现象,对新移民问题进行前瞻性、战略性研究。

庄国土教授提交了题为《近30年长乐人移民美国的原因》的论文,是南洋研究院《广东新移民调查项目》的成果之一。2002年10月-2004年6月,由广东省侨办和广东长科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南洋研究院联合组成的广东侨乡研究课题组,在美国华人最主要源地福州地区和明溪县(其新移民主要到意大利和匈牙利)、晋江市(其新移民主要到菲律宾)做移民调查,取得24个村共2 300多份问卷。其中,福州地区有16个村共1 657户问卷,已编成《福州海外移民调查资料》,目前正在整理各类数据。近年来,福州人移民美国的现象举世瞩目。在美国的50多万福州人中,长乐人约占三分之一。因此该文以长乐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论证说明,收入差距和美国相对优越的谋生空间是福州人移民美国的主要原因。骆克任教授的《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人口国际迁移趋势探讨》,从正规与非正规渠道的两个角度,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预测的方法,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人口国际迁移变动趋势,并同时对技术移民回流的态势进行了探索。为了进一步论证的需要,还以在国内具有超前性和典型性的上海市作为实证进行了分析。

(四)新视角研究华侨华人问题及关注冷门问题

部分专家学者以细腻的观察、巧妙的角度切入华侨华人问题研究。谭雅伦教授提交的《从美国华裔研究角度看珠三角侨乡早期与今日建筑的内涵》论文,以美国实施排华政策期间(1882-1943年),美国华人在落叶归根的传统意识下大量投资建设家乡,与改革开放后五邑地区侨乡新建设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侨乡建筑形式的变迁来体现美国华侨华人观念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吴行赐的《澳大利亚多元化的华人移民群体》,以来源地不同区分澳大利亚8个华侨华人群体,即来自中国大陆(除要明地区外)、越棉寮(难民)、马来西亚、香港、广东(高)要(高)明菜农、东帝汶、台湾以及华俄后裔移民等群体。这八大群体的文化、经济、政治、宗教背景各不相同,但都认同中华文化,反映了澳大利亚华侨华人社会丰富多彩的一面。陈衍德教授的《东南亚族际关系中的华人族群:以菲律宾为例》,从土著与华人两个不同的视角来考察东南亚华人在族际关系中的地位,并以菲律宾电影中华人已出现正面形象为例,来说明由于华人新生代与菲人接触增多,而使华人形象有所改观。

以往研究中一些不受重视的冷门问题在本次研讨会上也得到关注。袁清教授的《近来海外华人在阿根廷、巴西、秘鲁和厄瓜多尔的发展情况》,以作者前往上述四国的实地考察为基础,反映了南美洲华侨华人的社会经济状况,使人们对这一相对陌生的课题有了初步了解。赵和曼研究员的《少数民族华人研究中的新问题》,提出妥善解决海外侨胞中存在的民族问题,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及华侨华人的团结。论证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移民海外都是以经济原因为主,但少数民族出国原因中的政治因素比重大于汉族等问题。程希副研究员的《移民的流动性对综合国力的影响:中国与印度比较的视角》,揭示了中印两国海外移民的流动性对两国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的有益影响,以及中印两国因其海外移民流动性在国际社会中面临的不同处境。范宏伟博士的《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及其前景》则认为华人在缅政治地位和权益不甚乐观,大多数华人仍“在商言商”,只有少数华人同军队高层保持密切关系。

本次研讨会的四个主题,既是侨务工作的重点,也是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研讨会提供了国内外学者之间直接对话的平台,集中进行大规模的信息交流,不仅是研究成果的交流,而且也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的交流。通过这种思辨性观点与思路的交流碰撞,有利于年轻研究人员的成长。


  • 上一条:第三期基地成果简报(2002年第1期)

  • 下一条:第十三期基地成果简报(2007年第1期)
  • Copyright© 2013  广东长科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站长:
    ,电话:,传真: